《怪你过分美丽》:为什么林湘死了,所有人都开始爱她?

时间:2022-07-02 13:31:48 阅读: 0
  《怪你过分美丽》收官,有的角色走入人生巅峰,有的角色经历挫折后重新出发,有的角色终于从一个错误的…

  《怪你过分美丽》收官,有的角色走入人生巅峰,有的角色经历挫折后重新出发,有的角色终于从一个错误的选择中挣脱,似乎,所有人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。

  除了一个人,小作精林湘。

  在大结局来临之前,她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。

  这是本剧最悲情的一幕,剧中,莫向晚等人因为林湘的离开崩溃不已;剧外,《怪美》的剧粉们也深受打击,伤心之余直接将“林湘自杀”推到热搜前三。

  翻一翻网友感叹,多是对林湘的遭遇感到心疼,在公众对她自杀的原因解析中,原生家庭、粉丝控制、公司不理解出现频率很高,但最扎心的留言却是这一句:

  她死了,所有人都开始爱她了

很扎心,却是现实。

  在这个虚拟的故事里,林湘去世前一直都处于“最烦人物”行列,剧中大多数角色不满她的难搞、耍大牌,剧外的观众不喜她的理由也很充足。

  她太能作,抢来角色后又不珍惜,搞得剧组鸡飞狗跳;她太偏执,为留住前男友歇斯底里;她又不太懂得感恩,总是让努力保护她的莫向晚背锅

  因为不讨喜的性格与行为,“林湘人设”也一度被观众骂到热搜榜,是《怪美》剧中吸收最多骂声的角色,她死前收获的评价与死后大相径庭。

  罕见吗?不罕见。

  公众对林湘这个角色的态度变化放到现实生活中同样成立,在林湘自杀的评论里,便有网友提到了邻国的雪莉和我们的乔任梁,其中,雪莉的情况与林湘最为相似。

  她们很多言论、行为在生前非常拉低路人缘,但在去世后,大众再将曾经的言论翻出来后,却都是当事人处于崩溃边缘挣扎的证据,这种情况在普通人的世界也不罕见。

  七话不是心理学者,无法从专业心理学角度来解释这种现象,但站在上帝视角看《怪美》剖析林湘由生向死的全过程,还是感触颇多。

  人们心疼的,是悲剧

  现实生活中,公众很难对林湘们产生好感,因为他们某些行为在旁观者角度的确很难共情,比如,剧中林湘对罗风的纠缠,对同事的苛刻。

  这些行为,在旁观者眼中有着矫情、太傻的不良观感,被她刁难的人处境更为尴尬。但若这些矫情与偏执都有着悲情的形成原因,就无法不让人心疼了。

  公众对明星雪莉的心疼是因为知道她承受了网络暴力,知道她有一个不幸的原生家庭,剧粉心疼林湘的原因同样如此,因为她的偏执是由悲剧造就。

  她的原生家庭比樊胜美还要糟糕,父亲永不休止地向她索取金钱,原生家庭给她的永远是不安,这让她看似明朗的外表下隐藏着浓郁的不安、窒息。

  在痛苦中挣扎的人往往会更重视生命中的阳光,也更容易在阳光中迷失方向,变得偏执。

  罗风曾是林湘的阳光,她比普通人更努力想抓紧对方,却不知这份过度的控制反将对方推离,“阳光”罗风的离开推到了支持林湘生活的多米诺骨牌。

  她的情绪越来越偏执,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,糟糕的情绪引发工作矛盾,粉丝对她的控制又将矛盾迅速激化,于是,她成为一个心灵上孤立无援的人。

  林湘的行为与最终选择大多数人都不会赞成,但大多数人都能共情林湘心中的痛苦,知道她偏执性格对爱与被爱的渴求,对温暖的希望。

 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孤岛,有人将它藏在心里偶尔缅怀,有人将自己困在孤岛。

  很显然,林湘就是那个被拖入孤岛的人,她的痛苦大多数人能懂,看到她被孤岛吞噬,才会忍不住心疼她,心疼她的悲剧。

  人们不满的,是偏执

  既然心疼,人们为何又容易厌恶林湘呢?

  其实,大部分人的不满是看到林湘用偏执加深了悲剧,即使当下剧粉对她心疼不已,即使大众理解她有苦衷,却也不得不承认,她的行为很难被包容。

  在她去世之前,观众对她的态度便有着“哀其不幸,怒其不争”的想法,尤其是看到林湘用偏执把自己的机遇一点点消磨干净时,这种不满更为强烈。

  林湘有很多机会从悲剧中挣脱出来,工作中年轻的她前途无量,生活里,即使没有原生家庭,她同样有可以交心的莫向晚。

  甚至前男友罗风,如果林湘以普通朋友心态与对方相处,仍旧可以收获一份亲情,林湘也尝试抓住这些机遇,与过去告别。

  但,外界的施压和她的偏执还是占据了上风,她最终还是用偏执将自己堵在死胡同。

  现实生活人们面对“林湘”的态度同样如此,如果能一个人偏执形成的原因有所了解,大部分人都会抱着希望他们走入阴影的心态维护。

  但,偏执持续存在的话,大众对这个人的态度就会像人们看待鲁迅笔下的祥林嫂,由最初的怜惜到最后的厌恶,慢慢成为压垮对方的稻草。

  当事人想要打败这份厌恶的方式只有一种,那么便是走出孤岛活出新的人生,否则,悲剧会继续,厌恶同样也会继续。

  即使,剧中的林湘用更大的悲剧唤起大众曾经的心疼,其实也只是收获过眼云烟般的一同时滴泪罢了,一周、一个月、一年过去后,大部分人都会遗忘那个悲剧。

  结语

  其实,个人很喜欢林湘这个角色,她的人设非常丰满,编剧也借这个角色从上帝视角揭露了社会中的一类现象,向观众抛出了一个问题:我们应该怎么做?

  作为观众的我们,既可能是林湘,可能是压垮林湘的一根根稻草。

  陷入林湘视角无法走入困局的人,需要从林湘身上反思,找到一条走得通的路。

  你为什么前期会厌恶林湘的行为?你当下偏执,是不是也如她般给周围的人带来困扰,让自己越来越痛苦呢?有些问题面对很难,但不面对会更痛苦。

  站在旁观者角色,需要从林湘粉丝那里得到警醒,因为他们代表的是最常见的视角。

  如果让观众投票《怪美》最让人厌恶的角色,林湘粉丝一定稳居榜首,不清楚林湘生活、工作状态却试图控制她的粉丝,成为压垮林湘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
  而现实中没有上帝视角的我们,在面对“林湘们”时很容易错误的理解成为“林湘粉丝”,此时,大家能够释放的善意便是收敛自己的控制欲,若不能共情,便不要轻易干涉他人的选择。